近日,该研究成果以题为“A truncated pre-F protein mRNA vaccine elicits an enhanced immune response and protection against respiratory ...
新疆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的 Jianping Li 和 Jingjing Wei 在《Scientific Reports》期刊上发表了题为 “Trends in the disease burden of cystic echinococcosis in China, 1990–2044 analysis and forecasting study” 的论文。该研究意义重大,通过分析 1990 ...
该研究表明,PROS1 在膀胱癌中表达下调,与不良预后相关。PROS1 通过影响细胞增殖、侵袭、迁移和血管生成,在膀胱癌发展中起关键作用,其调控作用可能通过 AKT/GSK3β/β - catenin 信号通路介导。这一发现揭示了 PROS1 作为膀胱癌潜在治疗靶点的重要价值,为膀胱癌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方向。
口腔与肠道细菌:揭示其在中风风险中的潜在作用。一项研究发现Streptococcus anginosus,这是一种常见的口腔和肠道细菌,在中风患者中更为普遍,与中风风险和死亡率升高有关。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在Scientific Reports期刊上发表了题为 “Genomic epidemiology and phenotypic characterization of Staphylococcus aureus isolated from atopic dermatitis patients in South China” 的论文。该研究首次对中国特应性皮炎 ...
近几十年来,具有大流行潜力的新兴传染病不断增加,新冠疫情更是造成了广泛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医护人员在疫情期间面临着较高的感染风险,其感染率在不同研究中差异较大,且精确的感染率及相关风险因素评估尚不明确。这不仅影响医护人员自身健康,还可能导致院内感染爆发,冲击医疗系统的正常运转。同时,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医疗系统、防控措施存在差异,病毒变异也给防控带来新挑战,因此明确医护人员的感染风险因素迫在眉睫。
2月8日,新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2760-2024)正式实施,使用10年的2014版标准已被废止。北京青年报记者了解到,此次调整焦点之一在于脱氢乙酸及其钠盐将不再允许用于面包、糕点、烘烤食品馅料及表面用挂浆等部分食品中,而北青报记者走访市场,在售的面包等包装食品上也暂未发现配料表中仍有该物质的商品。
然而,线粒体缺陷与2型糖尿病等疾病的发展有关。患有这种疾病的患者不能产生足够的胰岛素,也不能利用胰腺产生的胰岛素来保持血糖在正常水平。 “我们想确定哪些途径对维持线粒体正常功能很重要,”该研究的第一作者、内科学研究助理教授Emily M. Walker博士说。
来自匈牙利塞格德的HUN-REN生物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员对抗生素的未来有了一个令人担忧的发现。最近发表在《自然微生物学》和《科学转化医学》上的两项研究发现,甚至在新抗生素被广泛使用之前,它们就可能产生耐药性,从一开始就损害了它们的有效性。这些研究集中在导致主要医院感染的五种关键细菌物种上,并检查了18种新的抗生素,其中一些已经上市,另一些仍在开发中。
比利时里昂热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种以前未知的调节针对寄生虫的免疫反应的机制。在寄生虫感染期间,被称为虚拟记忆T细胞(TVM)的特异性免疫细胞被激活并表达一种称为CD22的表面分子,这种分子可以防止过度的免疫反应。这一发现可能有助于更好地控制炎症和提高对感染的免疫反应。
杜克大学(Duke University)的生物医学工程师开发了一个基于人工智能的平台,该平台设计了一种被称为肽的短蛋白质,能够结合并破坏以前无法治疗的致病蛋白质。受OpenAI图像生成模型的启发,他们的新算法可以快速确定多肽的优先级以进行实验测试。
在《自然免疫学》杂志上发表的一项研究中,中国科学院上海免疫与感染研究所的孟广勋教授团队和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新华医院的刘辰莹教授团队揭示了一种新的机制,即肿瘤细胞中caspase-3切割产生的一种短形式的IL-18,激活自然杀伤细胞(NK)抑制肿瘤生长,为新的治疗提供了机会。